Explore. Dream. Discover.

Explore. Dream. Discover.

2015年3月19日星期四

Birdman Or (The Unexpected Virtue of Ignorance) 影評





















Birdman是一部難以評論的電影。正因為此,讓它成為了一部不可多得的好電影。

那就先從劇本的結構入手吧。電影以一個舞台劇預演的排練過程帶出故事,穿插了不同的場景與對話,看似跳脫,節奏急促,但其實在刻畫主角Riggan精神崩潰的過程其實很有層次。由出現擁有超能力的幻覺,漸漸聽見腦子內飛鳥俠的聲音,到最後做出了無可挽回的事情時,每一步皆伴隨著不同程度的打擊,例如在舞台劇預演的不如意,或是在酒吧裡被同劇的年輕演員Mike嘲笑等等。另外,每個角色都帶著主角的影子,充分反映主角的性格,無需交代主角的背景過去,由觀眾自行判斷。吸毒的女兒反映了主角作為父親的失敗;前妻與女友突出了他在愛情路上的優柔寡斷;同劇演員Mike批判了他在事業上的不安與矛盾。種種錯失與壓力,亦是讓他陷入精神錯亂的元兇,這些複雜的背景讓他的崩潰變得實在而合理。

無可置疑,本片諷刺了英雄片大賣特技或英雄主義而忘記了電影的真正意義---反映現實反映社會反映真實人生,也帶出了大眾媒體與藝術之間的邪惡關係。可是,比起對英雄電影的批判,我更願意把這部電影解讀為一部現代人尋找自我的電影。人總是不甘平凡,因而不斷追求超越自己能力範圍以外的夢想,在這個追逐自我的過程中,漸漸把自己放在高位。自我膨脹的同時,讓自己忽略現實,漸漸離地。就如Riggan般,只願追求他心中的藝術,卻不願接觸新事物,連上網看自己的短片也不會,這種自我孤立最可怕。然而,當他自己開始意識到,自己的天賦能力可能根本不如自己所想,或者不斷被其他人打擊的時候,最後發現其實只有自己一人活在夢裡,離自己的目標越來越遠。電影中有一幕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當RigganMike,為什麼你不用記對白也能知道對白的時候,Mike回答,“I don’t know, I have a gift.” 這好像回答了一切Riggan心底最不願承認的問題。因此,主角的追夢路上充滿種種自我矛盾:Riggan討厭別人把他定型為英雄片明星,甚至不願邀請參與英雄電影的演員同台,卻沉醉於飛鳥俠所帶給他的光環。我認為這正正是劇本本身所帶來最大的思考課題:到底人應不應該妥協現實,安於平凡,做自己能力範圍已內的事,或是應該超越自我,不用害怕掙扎於能力與夢想之間,勇敢追求理想?

稍微離題一下。本片的配樂甚為出色。當主角穿插於後台走廊的同時,Antonio Sanchez的爵士鼓配樂恰到好處,沒有多餘的節奏,完完全全表現了後台的緊張與張力。後來,當Riggan陷入精神錯亂,與腦內的飛鳥俠合二為一,幻想自己在城市飛翔的時候,傳來了柴可夫斯基的樂章Symphony No. 5 Op. 64 in E MinorRiggan拋開枷鎖自由穿梭天際的喜悅透過古典樂章的輕快節奏完美地呈現出來,我認為這是全片最美的一刻。而柴可夫斯基在創造此曲之時,已經面臨精神你崩潰,Riggan的情況甚為相似,這種巧妙的配合讓我更佩服這位善用配樂的導演。